Skip to content

DPT

CAS  化学式

N,N-二丙基色胺(二丙基色胺、DPT 或“The Light”)是一种鲜为人知的色胺类迷幻物质。它与 DMT 密切相关,据报道其效果通常被描述为奇异、令人不安和更黑暗的 DMT 体验版本。其他相对于 MPT 等类似物效力更强。

本品通常通过鼻吸或口服摄入。许多人报告说,鼻吸的经历非常充血和痛苦,随着发作的迅速,使用者没有太多时间来适应其强大的影响。它也可以在转化为游离碱形式后肌肉注射或通过汽化给药。据报道,在游离碱形式吸烟是 “真内光殿堂 ”的首选路线。更有经验的玩家会喝 DPT 茶。

  • 精神效应:躯体化,内外部幻觉,强烈情绪放大,认知改变,宗教体验
  • 滥用计量:100-200mg
  • 时效:1h 起效,持续 6-8h,3h 达到峰值

作用机理

  • 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 主要作用于 5-HT2A 受体,通过激活该受体引发迷幻效应,类似于其他经典致幻剂(如 DMT 和 LSD)。可能在 5-HT2C 和 5-HT1A 受体 也具有一定亲和力,影响情绪调节和焦虑反应。

  • 拟交感作用:可能通过间接影响 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 系统,引发轻微的兴奋作用,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 神经可塑性调节: 作为 5-HT2A 受体激动剂,DPT 可能促进树突棘形成和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释放,从而影响突触可塑性,但此作用尚未被深入研究。

  • NMDA 受体调节(待研究):部分研究推测 DPT 可能与 NMDA 受体 产生相互作用,影响 谷氨酸能神经传递,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新陈代谢

DPT(二丙基色胺)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 P450(CYP)酶系代谢,涉及N-去甲基化、羟基化和氧化等过程。这一代谢路径与DMT(N,N-二甲基色胺)类似,但由于DPT结构上具有丙基取代,代谢过程可能有所不同。

DPT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N-去甲基化,由CYP2D6和CYP3A4酶介导,将DPT代谢为N-去甲基-DPT(Nor-DPT)。这一过程降低了DPT的脂溶性,使其更容易进一步代谢。接下来,Nor-DPT可能进一步被CYP2D6羟基化,生成更具水溶性的代谢产物,以便通过肾脏排泄。此外,DPT作为一种色胺类化合物,还可能被单胺氧化酶(MAO-A和MAO-B)部分降解,生成吲哚乙酸(IAA)代谢产物,并最终排泄体外。MAO作用下,DPT可能被氧化去胺,形成醛类或酸类代谢物,随后结合葡萄糖醛酸后排出。

个体的代谢能力会显著影响DPT的作用体验。其中,CYP2D6在O-去甲基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CYP2D6代谢能力较低的人(代谢不良者)可能会导致DPT及其活性代谢物Nor-DPT在体内堆积,从而增强或延长药效。同时,CYP3A4抑制剂(如葡萄柚汁)可能会降低DPT的N-去甲基化速率,使DPT在体内维持更长时间。此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也可能抑制DPT的降解,使其药效更强、更持久。

综合来看,DPT的代谢主要依赖于CYP2D6和CYP3A4酶的作用,其代谢产物Nor-DPT可进一步被羟基化或通过MAO氧化代谢。个体代谢能力的差异,以及CYP2D6、CYP3A4和MAO抑制剂的使用,均可能影响DPT的代谢速率,从而改变其药效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毒性和潜在危害

主条目:血清素类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