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4-MMC

CAS  CAS  化学式

4-MMC(甲氧麻黄酮,mephedrone,喵喵,4-甲基甲基卡西酮,m-cat),是卡西酮类的新型致动剂兴奋剂物质。甲氧麻黄酮属于一组称为取代卡西酮的组,它们是阿拉伯茶植物 (Catha edulluis) 中活性成分的衍生物。它被认为通过促进神经递质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大脑中的释放来产生效果。

甲氧麻黄酮于 1929 年首次合成,但直到 2003 年才被重新发现。据报道,2007 年它可以在互联网上出售,到 2008 年,执法机构已经意识到这种化合物,到 2010 年,它已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得到报道,在英国尤为普遍。

主观影响包括刺激、焦虑抑制、去抑制、增强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放松、增加和欣快感。据报道,它会产生经典兴奋剂和致幻作用的混合物,让人想起可卡因和 MDMA。它以片剂或粉末的形式出现,用户可以吞咽、吸食、注射或直肠插入。它有时也以 MDMA(“molly”)的形式出售。

  • 被滥用效果:兴奋、欣快、去抑制、思维加速、催情、移情
  • 时效:1h 起效,持续 6h,1-3h 达到峰值
  • 计量:45-80mg

精神效应

作用机理

鉴于其化学结构,甲氧麻黄酮可能充当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剂和再摄取抑制剂。

2011 年底发表的几篇文章研究了甲氧麻黄酮对大鼠大脑的影响,并研究了甲氧麻黄酮的增强潜力。使用微透析收集多巴胺和血清素,并测量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增加。甲氧麻黄酮给药导致多巴胺增加约 500%,血清素增加约 950%。它们在 40 分钟和 20 分钟时达到峰值浓度,并在注射后 120 分钟恢复到基线水平。

多巴胺和血清素比例的分析表明,甲氧麻黄酮优先是一种血清素释放剂,比例为 1.22:1(血清素与多巴胺)。此外,计算了多巴胺和血清素减少的半衰期,发现衰减率分别为 24.5 分钟和 25.5 分钟。

这些发现表明,甲氧麻黄酮诱导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大量增加,并伴有快速清除。神经递质的增加为这种体验引起的欣快和刺激主观效应提供了解释。多巴胺水平的快速上升和随后的下降也可以解释一些用户服用甲氧麻黄酮的一些成瘾特性。

毒性和潜在危害

主条目:多巴胺类危害
主条目:血清素类危害

与maoi,血清素能药物联用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致死